下文是本次征文比赛一等奖作品。
《我的奶奶》 作者:吴克惠
选送:海口市普亲第一老年养护院
老爸前天告诉我,今天是奶奶身份证上100周岁的生日。按照咱们中国人的传统,去年奶奶就该过100岁生日了。但法定意义上,今天她才真正成了百岁老人。由于疫情原因,养老院控制得很严格,我在上海浦东,就不回去给国家添乱了,只能遥远地送祝福给她。
突然才意识到,奶奶和我党是同岁呢,好了不起。可惜的是,3年前奶奶已经开始不太认得清人了,这一年来,更加完全和外界没有关联。奶奶在养老院已经住了5年,她看不见,也完全无法和外界沟通,阿尔兹海默症已经夺去了她所有的记忆和认知。偶尔回家乡去看她的时候,她就是歪着身子坐在轮椅上,毫无意识地自言自语,听不清楚她在讲什么,和她讲话也完全没有反应。看着瘦瘦小小的她,我常常觉得无比凄凉,但又不知道可以为她做什么。我想,她的灵魂应该困在一个小小的黑洞里,那里有她这一生非常零散的记忆,一定也有过很多美好的东西。
我不知道奶奶的大名叫什么。从小,周围认识的人都管我奶奶叫“美兰嬷嬷”,因为我的老家就在海口机场旁边,有个很好听的名字“美兰村”。奶奶从来不过生日,所以我也不知道她真正的生日到底是什么时候。从我有记忆以来,奶奶就是弯着腰,一头白发,一只眼睛清澈,一只眼睛模糊。奶奶生于1921年,大家应该想象得到她都经历过什么。内战,抗日战争,内战,三年饥荒,文革。老爸告诉我,奶奶的一只眼睛就是年轻的时候放牛,被牛尾巴甩到,就瞎了。小时候不懂,听了就听了,现在想起,被牛尾巴甩了到了眼睛,眼睛就瞎了,多么可怕。
这几年,我才知道奶奶的大名是“黎妚尾”。妚字我还不认识,百度了一下,“妚”表示女子仪态美好的样子,好美。不过,在我们海南话中,妚其实等同于称呼“阿”。“尾”很好理解,最末尾。因为奶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,所以她的大名,其实就很简单地说她是“阿小”。如前所述,我有记忆以来,奶奶就是老人家了,所以我自然从来不觉得她美丽过。等到了中年,我才慢慢意识到,我的奶奶年轻的时候应该是很美的。她的脸很小,下巴很尖,鼻子是高挺秀巧的,在清一溜的海南塌鼻梁姑娘中,这是很少见的。奶奶很爱美,我记得她隔一段时间就会拿着镜子,用绳子细细地将脸上的绒毛拔掉。最近,我在修眉毛的店惊讶发现这是古法去绒毛,是一项古代女子美容的技巧。奶奶每天会细心梳头发,然后会用刘海梳把头发整齐地箍起来。奶奶一直戴着金耳环,小小细细的圈。我工作后送过她一副粗一些的金耳环,她很珍惜,也一直随身戴着,直到去了养老院才取下来。老爸告诉我,奶奶年轻的时候确实是好看的。我爷爷在我爸爸5岁的时候就去世了,奶奶一人守寡,村里很多年轻男人也喜欢她,但她坚持不改嫁,一个人把我爸爸拉扯长大,所以我爸爸也是那个年代少见的独生子女。
奶奶还非常聪明能干。我从来不知道奶奶的娘家是什么样的,更不知道奶奶的父母是什么样的,我怀疑应该曾经是大户人家。奶奶的记忆力和口才都很惊人。她没有读过书,也不认字,可是我听过她祭祖的时候念祈祷词,四个字四个字一组的词,她大概念了10几分钟不间断,家乡话很多我都听不太懂了,但我感觉得出来她很厉害。我从小读书就不吃力,我现在意识到,应该感谢来自奶奶的基因吧。而奶奶,生在了一个太辛苦的年代,不然也许她会考上清华大学吧,奶奶的父母,或者奶奶的祖上,会不会其实是读书人?我4岁离开美兰村到了农场,12岁离开农场到省城读书,18岁离开小岛到了大都市上海读书,26岁第一次离开国门看到国外的世界。多么感恩生在了一个经济一直往上,思想逐步开放的年代。奶奶呢,如果她有我这样的机会,她一定做得比我更好,因为她肯定比我更努力更积极。
三年饥荒的时候,奶奶把家里的口粮都省下来给我老爸吃,自己就差一点饿死了,已经全身浮肿,还好村里有个好心人,拿来一个鸡蛋,给她喂了下去,活了过来。后来又是破伤风,在简陋的医院里住院半个月,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,生生捱了过去,一关又一关,活了下来,活成了一个百岁的老人。打我有记忆以来,奶奶吃东西就很简单,家里也不富裕,肉吃得很少,奶奶就是白饭配青菜虾酱,但是奶奶每天还会喝一碗家酿的米酒,所以奶奶一直就是瘦瘦小小的。
我和奶奶,并不亲密。奶奶性格脾气也比较急,就算对孙辈,也并不温柔。但我知道,奶奶其实把她所有的爱都给了她的家人。我和哥哥读中学以后,她就一人回到村里独居了很多年,但每次村里有什么事,她全力为了爸爸去争,就是个倔强的老婆子。每次我们回去探望她,她就会唠唠叨叨讲很多很多我们其实完全不感兴趣的话。
我对奶奶,总觉得心酸内疚,想着她这一辈子这么辛苦,而我没有办法让她过得更好。可突然我又释然了,在没有空调的童年时代,我从来不曾觉得一家人挤在硬板床上摇着蒲扇很热;在没有马桶的年代,我也从来不曾觉得农村的蹲坑脏得受不了;在没有电视和游戏机的时代,我们丢沙包,跳绳更加快乐;在没有薯片巧克力的年代,满山遍野的野果子给过我们很多惊喜。快乐和物质条件之间,从来不是简单的等号。奶奶她,也有过貌美如花的年纪,应该也有过爱情的幸福,应该也享受过养育孩子苦中带乐的滋味,也曾为儿子娶媳妇感到欣慰,也曾为儿孙出生感到兴奋。任何一个年代,无论外在的物质条件如何,我们人类的认知,都是喜忧参半。饿的时候喝一碗粥和吃一个和牛汉堡,多巴胺的分泌应该都是一样的吧。
奶奶,我希望你在回忆的黑洞里徘徊,能够看到那些曾经让你觉得幸福的场景。奶奶,我祝你生日快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