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八点,长沙市普亲戴家河老年养护中心的院长舒飞正在主持交接班。她仔细听着员工的情况汇报,不时提问几句。
当天恰好来了两位新员工,她在简短介绍之后强调了两句:“做养老行业必须要有爱心,不喜欢老人的话是做不好的。”
她是机构的大管家,什么都要管。跟她的谈话之中,时不时会夹杂着其他人的问句:院长,这个是不是应该……
哪怕忙得脚不沾地,脸上也永远带着笑容,这源自多年的职业素养。
不爬最轻松而安全的山
舒飞毕业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,校内实习就去过外省的养老机构待了一段时间,机缘巧合之下也接触过普亲第一家微型机构——长沙市普亲香樟景苑老年养护站。
她说实习期间能去外面增长一番见识当然好,不过自己是湖南人,安土重迁不愿离家太远,实习结束后她还是选择回家。
入职普亲的时间她记得很清楚——2016年3月1日,长沙市普亲黑石铺老年养护中心是她的第一站。一个月后机构将开业,她要为新机构的筹开做准备。时间只有30天,她只能全身心扑在工作上。所幸努力的成绩不错,8个月后床位全部住满。
在这家机构的日常运营进入正轨后,她成了当时长沙管理部的综合专员,轮流在长沙其他几家机构都待了一段时间。岗位的流动让她更加了解管理应该是什么样。
2017年5月开始,她来到第二个重要节点——在长沙市普亲老年养护院担任院长助理。这是普亲在长沙地区的旗舰店,对助理的工作要求更高。对内要辅助院长做好管理,对外要独当一面做好接待。没人知道她付出了多少,只是在谈到优秀机构助理时,她是被提起名字最多的人。

院长的责任心要更多
2021年12月,因为工作调动,她离开待了四年半的助理岗位,担任长沙市普亲戴家河老年养护中心的院长。新院长走马上任,从员工到入住长者,全都是新面孔,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所有人的信息。幸好有前几年的助理经验,她很快就适应了院长的身份和职责。
这家机构在一个成熟小区的内部,换句话说,如果不是附近的客户有些难找。疫情反复,养老机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封闭式管理状态。不少有意向参观的客户考虑到情况有些犹豫,她想办法加上微信,拍了照片和视频发给对方,尽力给客户留下好印象。
“严格是很有必要的。与其出了问题再来弥补,还不如一开始就把标准提高。”长沙市普亲戴家河老年养护中心成为普亲标准化建设试点机构,每一项服务都要严格按照标准化文件的规定去落地。一段时间后,机构的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,家属也看在眼里,不吝惜向熟人夸赞。
从助理到院长,她坦言工作内容相差不大,但是责任心要更多一点。以前还能依靠院长,现在她自己就是院长,“只能自己张罗一切,咬牙坚持。”

每位长者都需要认同
在普亲待了这么久,她对跟长者打交道很有一套,说要顺着他们的意思,给予他们认同。院里有位认知症的奶奶,总是背上一个小挎包,喊着时间到了要回家,在走廊里逡巡。
舒飞想了个办法,看着奶奶快要走到墙角就来喊她说对面有人给她打电话,快去快去。等奶奶到了另一头,她又如法炮制,说对面有人给她打电话。就这样让奶奶一直走动,转移她的注意力,奶奶也不再喊着要回家,情绪也平稳了很多。
机构有位韩爷爷,韩叔叔接他回家住几天,他出门前问舒飞:“院长,你要不要吃包子?我给你带好吃的包子。”
舒飞说长者也需要认同,不然自尊心会受挫,于是她就开玩笑说:“要吃的,给我带10个吧”,说完还做戏做全套给他写了个清单。
没想到第二天早上,韩爷爷真的去了一个很有名的包子店排队,韩叔叔还拍照发给舒飞,说我爸爸在买包子。
等韩爷爷回到机构,直接拎了两袋大包子回来。韩爷爷看到大家吃上他买来的包子,主动凑过来问:“这包子好吃吗?我买的。”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骄傲。

不忘初心,不走捷径,坚守这份职业带来的责任与信念,自然会收获一份荣光。
养老人和老人,本就是一场双向奔赴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