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六点半,天刚破晓,普亲养老·长沙东风路院的院子里响起轻柔的脚步声。保洁员赵叔叔提着清洁工具,开始了一天的工作。这脚步声,不仅唤醒了沉睡的院落,也开启了一个普通劳动者不平凡的日常。
花甲之年的新起点
赵叔叔今年62岁,益阳南县人。他说话时带着淳朴的湖南口音,笑容里透着诚恳。略显宽大的工作服总是干净整洁,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。
退休前,赵叔叔在长沙一家酒店做了十七八年的专职维修工。水电、木工、泥工、油漆,他样样在行,手里握着多个工种的资格证书。然而,随着年届退休,这些证书陆续失效,找工作顿时变得困难重重。
"超过六十岁,一般的单位都不敢要了。"说起这段经历,赵叔叔的眼神黯淡了一瞬。他也曾想过凭借一身技术转行做装修,但这个行业既需要人脉资源,又对体力要求很高。有人介绍他去张家界工作,但考虑到人生地不熟且离家太远,他最终还是婉拒了。
就在几乎要放弃的时候,一位熟人介绍他来到普亲养老·长沙东风路院担任保洁员。从技术工转型为保洁员,赵叔叔没有太多犹豫。"反正身体还好,要是在家里闲着也没意思。"
就这样,62岁的他开始了职业生涯的新篇章。


用心守护一个家
初到养老院,尽管在家照顾过年迈父母,但真正站在护理楼层拿起清扫工具时,赵叔叔的内心还是经历了一番挣扎。他曾想过换工作,但一想到自己的年龄,决定再坚持看看。渐渐地,他适应了这里的工作节奏。
保洁员早上7点上班,赵叔叔却总是6点多就到岗。他细数着每天的工作:先给所有电梯消毒,仔细擦拭每个角落;接着打扫大厅,先扫后拖,再把桌椅板凳擦净;倒掉垃圾桶的垃圾,清扫停车场......如果排班变动,他还要负责护理楼层的清洁。
"在大家上班前就要把这些地方打扫干净,让每个人看到整洁的环境,都能有个好心情。"赵叔叔这样说着,不到两个小时的工作服后背已经湿透。
在他眼中,做好保洁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双"挑剔"的眼睛。打扫会议室时,他总会把椅子摆放得整整齐齐,确保成一条直线。"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,我自己就觉得这样看起来才舒服。"
院子里人来人往,地上的烟头、飘落的树叶、垃圾车的污渍......任何细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。对于那些难以触及的卫生死角,他也从不将就。
有一次,他发现下水道井盖里积满落叶,特意选了个时间挪开井盖彻底清扫。见到缝隙里长出杂草,他甚至专门买来撬棍,借助工具把角落清理得干干净净。


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
最让赵叔叔感到欣慰的是,他不仅能做好本职工作,还能用专业技能为养老院解决实际问题。
南栋一楼功能室的天花板长期漏水,多次检修都未能找到症结。赵叔叔搬开柜子仔细检查,发现是水管接口老化导致的渗漏。他从自备的工具箱里找出工具,熟练地拆卸、更换、安装,彻底解决了这个顽疾。
赵叔叔说,既给同事提供了便利,为机构节约了开支,也让自己的特长有了用武之地,这是他最开心也最有成就感的事。
“只要我能做到的,我都愿意做。”他用自己的一技之长,默默守护着这个"大家庭"。
遇到机构举办活动或迎接检查时,卫生要求更高,赵叔叔也会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。"不能让机构的口碑在我这里扣分。"他认真地说。


问及将来的打算,赵叔叔显得很坦然:"只要身体允许,做到65、67、68岁都没问题。前提是身体要好。"
如今,赵叔叔在养老院已经工作了半年多。完成一天的工作后,他总会把工具整齐地放回储藏室,将工作服仔细挂好。闲暇时,他会和老人们聊天,听他们讲述年轻时的故事。
"我已经很幸运了,退休后还能找到事情做,真的很不错。"赵叔叔说,"我虽然是在这里做保洁,但能帮助这些老人,让他们住得舒服些,这份工作就很有意义。"
夜幕降临,养老院的灯光次第亮起。赵叔叔起身回宿舍休息,养精蓄锐。明天,他又将早早起床,继续在尘埃中点亮那些微光,用最朴实的方式,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