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体衰老的速度会不断加快。国际上用“吃饭、穿衣、上下床、上厕所、室内走动、洗澡”六项指标作为判断失能的标准,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,看起来简单的吃饭喝水这类动作,也需要一直训练才能维持。
今天的《照护课堂》大普来教大家日常进食训练的标准操作。

日常进食训练
-
在稳定的坐位并且头和颈有良好支持的体位下完成进食。
-
食物应放在长者面前稳定的平台上,要注意吃饭或饮水过程中呛咳的表现。
-
如长者的患侧上肢存在残存功能,在训练期应促进和利用(如训练右侧偏瘫的长者用右手使用餐具,或在吃饭或饮水时至少用右手稳定碗或杯子)。
-
如长者的利手是患侧手且丧失或只残存少部分功能,应该考虑改变利手(如训练右侧偏瘫的长者用左手使用餐具)。
-
必要时使用进食有用的辅助设备,包括防掉垫、万能袖套、合适的餐具、弯角调羹、防流盘子、有把手的杯子等。
饮水
(1)将饮用水瓶里的水盛到杯子里;
(2)从杯子里饮水;
(3)吞咽。
(1)用防滑垫或患手稳定饮水杯;
(2)从饮用水瓶里往水杯里盛水;
(3)用健手或双手(如果可能)握住杯直接饮水或用吸管饮水;
【注意】在吞咽期间任何漏水或呛咳均提示有吞咽问题,需要更全面的评估和特别处理。
吃固体/半固体食物
训练长者尽可能地独立完成进食动作,增强其进食的主动性、趣味性;同时鼓励长者树立康复的信心,减少对他人的依赖。
独立完成一项进食活动需要手的抓握、上肢运送以及口腔的咀嚼吞咽动作连贯完成。
(3)将食物运送到口部,张开嘴巴,将食物送入口中,然后合上嘴,进行咀嚼和吞咽。
手的精细动作差或握力减弱的长者可用勺、叉代替筷子,可将手柄加粗或使用功能固定带。
-
由于上肢关节活动受限、肌力低下、协调障碍等原因造成手不能达到嘴边、不能将食物送到口里的长者,先取坐位,将食物摆放在高度适宜的餐桌上。
-
如长者上肢具有一定的残存功能,在训练期间应促进其功能恢复。
由于口腔颌面关节活动受限、口周围肌肉群肌力低下,协调性障碍等原因造成吞咽障碍的长者应端正其头部、颈部及身体的位置,以利吞咽。
-
如长者不能坐在桌边,应帮助长者在进食期间从床上坐起。
-
即使长者的患侧上肢和手没有恢复功能,在进食时也应放在桌上,接近碗或盘子防止异常模式。
-
就餐时患肢不能自行扶稳碗或盘子时,应使用底座带吸盘或是防滑垫的碗或盘子。